尊重生命

無悔送別

hero-img

關愛陪伴

真情永存

hero-img

生命有終

愛無止境

hero-img
關於我們

面對親人的往生離去,那份不捨之情,當重重的撕裂那份交織綿密之親情之網,痛徹心扉。在那未知的時光國度,我們能為其準備什麼?這樣做夠不夠?他過的好不好?…這樣的問題,是不是一直盤旋觸動再此時已交悴的心靈深處,無法揮去。
懷恩園禮儀企業社成立的宗旨,是以企業「誠摯的關懷,真心的服務」之精神,並學習結合佛法中「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上悲願,為現代學佛人命終時提供非常清靜圓滿的往生服務,摒除一切、空間與人為的障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清靜佛土。
透過公司同仁誠摯之服務,盼能減輕您一絲絲思念之苦,度過此一時期之無助。另佐以專業之規劃協助您禮儀之進行,治喪流程之溝通與訂定,讓您在行進之間,適切的表達對先人的追思懷念,亦不失對治喪親友的禮貌與尊重。必竟它是無法NG重來的。
死亡不是滅絕,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願我們共同以「善」知識,為未來佛致深深之祝福。
生命的尊嚴在於讓每一位逝世者,安然的走完人生旅程,生命的意義,在於讓每位家屬,坦然面對,心靈得著安慰,我們願意藉著莊嚴、尊重專業的禮儀服務來輔導家屬處理善後事宜。讓每位逝世者在生命結束時,以最尊嚴的方式向世界告別,同時我們秉持最有效率,最具專業及高度親和力,來協助家屬,以不舖張、不浪費達到莊嚴、肅穆,有尊嚴的禮儀規範,正是我們的理想與目標。

禮儀專案
服務流程

點擊查看詳細流程

服務流程

一、臨終諮詢

設立24小時臨終諮詢專線,提供臨終時禮儀、證件辦理及相關事宜之解答。
提供臨終逢喪應進行之禮儀流程及準備用品。
提醒家屬臨終者往生後應辦理文件等各種注意事宜。
提供完整的往生服務流程說明,家屬權益說明。

二、遺體接運

24小時接體服務,全年無休。
專業禮儀人員協助家屬處理各種初終禮儀事宜。
安排接體車輛及接體人員一名至家屬指定服務地點。
協助辦理殯儀館入館手續及完成遺體冰存或入殮停棺。
遺體接運車、服務人員 2名、遺體袋一只、經被一式。

三、引魂豎靈

館內或自宅安靈。
安靈誦經人員為往生者引魂、立牌位、誦經,提供豎靈用品。
工作人員協助家屬設立孝堂、示喪成服。
協助家屬選定孝服款式及確定數量。
成服、禮成焚燒金銀財帛。
專業禮儀人員提供居喪期間應注意事項及奠拜之方式。
孝誌、細香、牌位、幡竹、魂幡、桌頭簡婢、環香及環香座、葫蘆燭、念佛機、金銀冥紙一組、四果一份。

四、治喪協調

說明治喪服務內容明細及履約時家屬應有之權益。
協助家屬擇定入殮、出殯、火化之時辰。
協調奠禮舉行之儀式流程安排並提供治喪期間應準備之物品及進行之事項建議。
委請家屬提供死亡證明一張、往生者生前照片或底片一張、申請人身份證正反面影本一張、印章。
確定骨罐及其字稿、描金及瓷相或銅相製作。

五、做七法事

協調做七時間、及租訂做七禮堂以供家屬誦經時使用。
安排誦經人員至指定時間、地點引導家屬舉行法事誦經儀式。
禮儀人員協助家屬法事奠拜前準備工作及貢品擺設。

六、奠禮準備

於治喪期間,提供二十四小時專任禮儀師諮詢服務。
建議並與家屬協調及確定奠禮會場整體之設計及相關物品之擺設。
奠禮相關用品準備並請家屬確認。
代為結算各項政府規費。
禮廳佈置人員進行佈置並由專業禮儀師指導。
與家屬確認奠禮會場之佈置及當天奠禮進行之時間及流程
出殯禮品、銅器組、三牲、四果、菜碗、相框花、獻花圈、花瓶、15吋相片放大含藝術框、出殯誦經人員、外牌樓含刻字、鮮花山一式、迎賓地毯一式。
專業司儀、襄儀、國樂或音響、大殮封棺工人一組、扶棺人員一組。

七、小斂

環保棺木一具、壽衣、手飾一套、壽內用品一組。

八、家公奠禮

專業禮儀人員全程督導流程進行,並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讓家屬全心拜奠往生者及讓全部過程圓滿。
協同誦經人員引導家屬舉行接靈位儀式,準備奠禮進行。
由司儀或誦經人員引導家屬進行告靈禮,並誦經為往生者超度。
由樂隊進行現場演奏,藉音樂營造整體氣氛。
由司儀一名主持家、公奠禮,引導流程進行。
由兩名至四名專業襄儀協助司儀掌控現場狀況,並進行相關奠拜儀式。
於家、公奠儀式當中引導家屬、親戚及公奠團體依序奠拜及自由拈香。
引導家屬及參加奠拜人員瞻仰遺容,與親人做最後一次告別。
引導家屬於大殮封棺後行封釘禮。
移靈至火化場。
出殯禮品包含紅黃胸花、禮簿、簽名簿、簽字筆、謝簿、飲料、細香一包、三斤貢燭一對、公祭單、收付處佈置、收禮簽名公祭處登記牌各一。
銅器組包含燭台、水果盤、香爐、捻香爐。
家公奠禮誦經居士三名、司儀一名、襄儀二名、音響、麥克風、國樂隊5名、 師父1名(引魂、封釘、吉話語) 。

九、火化封罐

禮儀人員陪同至火化場並擺設祭品。
誦經人員引導家屬舉行火化儀式。
禮儀人員陪同家屬目送靈柩進入火化爐。
進火化爐後由誦經人員引領家屬誦經完成除服儀式。
禮儀人員協助家屬完成撿骨、封罐並由家屬確認領回。

十、返主除靈

由誦經人員至喪家進行返主儀式。
由誦經人員進行除靈、洗淨儀式,並提供淨符使用
師父1名、淨符。

十一、晉塔

安排車輛接送靈灰至家屬所指定之晉塔地點。
服務及用品提供(三牲 ( 葷或素 ) 、五味菜碗、素果、茶或酒、金銀冥紙)
晉塔禮車、晉塔紙錢、司機人員1名、禮儀人員1名、師父1名

十二、後續關懷服務

核對各項費用,由專案禮儀師說明費用明細並結清。
於百日、對年將近時提醒家屬,並免費提供諮詢服務,解答相關流程之進行問題。
提供三年、合爐等相關資訊及諮詢服務。
本服務內容包含所載服務項目內所有人員之服務費用,全程由專業禮儀人員負責承辦。
本服務內容不包括殯儀館及塔位之相關規費,費用依管理及設施單位所開立之規費單或收據支付。
本服務內容不包括因風俗習慣而需增加之物料項目如(外場搭棚、冷凍櫃、陣頭車輛、做七法事、功德法事、答禮毛巾、紙紮、庫錢、花籃、人力、封釘紅包)等其他用品等級提升所更添費用另計。
本服務內容表所載之各項服務項目,若未使用可轉換同等級之更添項目。全省墓園、塔位、諮詢服務。

臨終須知

一、醫院往生臨終處理事項

1. 病人住院期間,院方開出病危通知,在轉院或回家療養擇一的權衡時,您需要有作最後準備打算。此時您必須沉著面對,病人多半會有以下狀況出現:(1)回光返照:俗稱「反青」,會有託孤、立遺囑或分遺產給予子孫之行為。(2)失禁:俗稱「爬坡」,病人氣息奄奄轉為冒汗,是汗線及泌尿系統無緊縮能力,所以大小便會突然失禁,建議事先為病人穿上紙尿褲,以免污物沾染。
2. 親人在彌留時,皆有不捨難過之情,請勿急於為往生者更衣著裝,以往生者現有衣物為主,若僅穿醫院病服的話再請準備一套寬鬆帶釦型的外衣(如襯衫),請醫院護士協助穿衣即可。 3. 眼淚請勿滴在往生者身上,避免往生者對世間的不捨與執著。
4. 親人若已往生,家屬請盡量隨侍在側一心念佛使親人能夠蒙佛祖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5. 傳統習俗上,可準備些許紙鈔裝入紅包袋,讓逝者握於手中,象徵手尾錢,並於離開醫院時拿起,於日後發給子孫讓子孫保存,若干時日後可購其它物品以為紀念。
6. 凡醫院有附屬太平間時,往生者皆須由太平間的工作人員移至太平間,若不是交由駐守的禮儀公司處理,則需先辦理遺體放行手續後才能將大體移出。
7. 接請大體欲送往殯儀館或置入冷藏室時,請先將往生者身上貴重物品拿出,以免遺失。
8. 移送大體途中若有上下車及過橋及隧道時,須向往生者告知,以表尊重及引導之義。

二、家中往生臨終處理事項

1. 傳統風俗有將親人接回家中斷氣的禮俗,再此建議為對往生者的尊重,避免舟車勞頓增加病者的身靈痛苦。故無須掛礙風俗,實讓病者自然往生為宜。若是病者遺願或是風俗必須請先安排家中整理安放位置,備好水鋪(一塊木心板、六張圓板凳。客家禮俗則是一塊木心板十塊紅磚)若無法及時準備也可將家中床墊移出使用,讓病者最舒服安然離開。
2. 若要接回家中斷氣,請務必向醫生確認接回時機,以避免接回家中後,一息尚存又無法進食,拖長時間徒增病者感傷而已。
3. 一般醫院若家屬要將病者接回家中斷氣,通常不會開立死亡證書,請先確認醫院是否開立。
4. 助念的意義為何?是一般佛教特有的禮儀,認為人往生後其八識(眼、耳、鼻、舌、身、意、默納、阿賴助耶識)會隨每個小時脫離一識,像蠶之脫殼,唯恐亡者會產生嗔念,所以在助念時盡量不要移動大體,藉由助唸佛號,能讓往生者不生嗔念往生佛國,而通常助唸時間為八至十二小時為宜。大體的變化不至於太大。

三、臨終注意事項

1. 彌留︰在親人未斷氣時,家屬請盡可能隨侍在側,並可圍在身旁助唸佛號 請親人放下掛礙,與佛祖前往。
2. 報喪:昔日母喪須親自到舅舅家「報白」。父喪則報請伯、叔父長輩。當長輩前來唁慰,子女需跪接外家母舅、或伯、叔父。若自行前往報喪、則在入門前請長輩準備一杯茶水,在門口報喪 後漱口去楣,隨即返回,不可入長輩家中。凡長輩斷氣時,未隨侍在側者,奔喪回家入門時,依古禮須匍匐 而入,出嫁女兒須哭路頭。
3. 大體安置:在安排好時間與地點(接回家中斷氣或殯儀館)時,家屬請盡可能隨侍在側,在接運時上下車都需告訴親人並且在行經陸橋,隧道時也可以告訴親人過橋、過隧道及目前所在位置,讓親人安心跟隨家人。
4. 併廳的意義:昔日的大廳為祭祀祖先的廳堂,也因此返回家中嚥氣,可與祖先最後一別故為正終。
5. 搬舖的意義:昔日的古床有蚊帳架尤其有些八腳床架,蚊帳架起來時猶如天羅地網。一但死於床上靈魂離身後無法上升,使往生者永受扛床之苦。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在人一但往生後,大體往往會有變化,而臥室內場地較小,空氣流通不易,也無法於室內停棺,所以移到大廳,這就是搬舖的由來與意義。
6. 一般民俗及各宗教處理方式:

一般民俗:舖板床移病人至正廳(搬舖)→淨身更衣化粧→聚集全家(舉哀)→以紅紙或米篩(遮神)→置腳尾燈、腳尾飯、燒腳尾錢(辭生)→於門口明顯處貼上白紙或懸掛白布(示喪)→入斂→告別奠禮→安葬。

佛教:聯給蓮友助唸佛號八至十二小時,不移動大體,家人不要哭泣,在往生前即可開始助唸→置西方三聖像於死者視線所及之清靜處,蓋上往生被→往生後八至二十四小時方可入殮→最好於八到十四天內火化→四十九天居喪期間全家茹素。

一貫道:家人或道親至佛堂為病人燒大把香請仙佛慈悲接引→聯絡道親在旁助唸經典→結合一般民俗處理→四十九天居喪期間全家茹素。

天主教:請神父為重病的人準備妥善的和好聖事,領臨終傅油→請神父或道友和家人做道別祈禱,念玫瑰經、唱聖歌→入殮禮→殯葬彌撒→告別奠禮→安葬禮。

基督教:聯絡牧師或長老在旁做禱告祝福,唱詩求逝者得永生→入殮禮→追思禮拜→安葬禮。

四、申請死亡證明書

因疾病在醫院往生:直接請院內醫師開立死亡證明書。
因事故往生:需先向轄區警察局報請檢察官會同法醫開立死亡證明書。
因疾病過往,接回家中斷氣,且醫院不開死亡證明書:
先請醫院出示診斷證明書,再報請當地里長協助當地衛生所醫師開立死 亡證明書。
因病或自然往生也可透過禮儀公司委請合格醫師親臨開立死亡證明書。

設立靈堂

在家中設立靈檯為往生者守孝拜飯,是重視倫理的民族來說其實是深具意義的,也是一種孝道的傳承,而禮俗的意義也是就是充分表達對於親人一種侍奉的敬意,當家中有喪,從早晚的拜飯,加上準備盥洗用具來供親人盥洗用餐,是一種行動的身教,也能讓我們的後代看到這種侍親的孝道,體會感念恩親的一種具體表現。

注意事項

1. 捧飯︰豎靈後,就要早晚捧飯(部分地區俗會拜三餐),捧飯的時間早上大 約都在日出以後六、七點左右,傍晚就要在太陽下山最晚六點以前完成。
準備東西:盥洗用具(牙膏、牙刷、漱口杯、香皂、香皂盒、毛巾)加適當溫水於臉盆,放在小板凳上,再放置於靈桌前。(早上捧飯前請先準備)
準備膳食:一碗飯、一碗菜可數樣菜放在一個碗內且以亡者平常喜歡吃的東西為主即可。
先點三炷香拜佛祖,再上一炷香稟告逝者已準備好膳食,請逝者盥洗後享用,約半柱香後,焚燒一只紙錢,就可將碗筷及盥洗用具收回。
晚上捧飯正好相反,要先上香請逝者用膳後,再於晚上約八點就寢時間端上盥洗用具。
如您家中因工作的關係無法早晚捧飯,建議您將靈位安置在殯儀館或其他自營會館,早晚皆有人捧飯服務,香火則要在您時常前往探視逝者時添上,捧飯之收費標準各縣市及各會館皆不同,請詢問禮儀師費用的內容。
2. 守靈:一直到出殯前,即使是晚上,靈幃前都要有人守靈,守靈具有感懷逝者,盡晨昏定醒孝心的意義。
3. 童男童女(桌前嫻)是為往生者的僕人,因此在早上拜飯的同時,請用一小茶杯,裝滿白飯插上一支筷子,再放上一點點小菜放在童男童女前一日只需供應一餐即可。
4. 在奠禮之前注意不要讓香火中斷,通常可用環香或大支香替代,而香火有世代相傳,子孫綿延之意。但若不小心中斷,請不用緊張,因為這只是禮節, 無需掛礙。
5. 小心火燭︰靈前通常有一對蠟燭,到了晚上可改用電燭燈比較安全。
6. 靈桌到了一定時間都會累積香灰,你可以適度的整理靈桌及三寶架,保持清潔,請用手撿紙屑,習俗忌用掃帚,以表對逝者的尊重。
7. 居喪期間會有親友先行前來弔唁,您可先行準備禮謝用品,於親友來時使用,並為親友點上二支香,讓其向逝者致意,您則立於靈桌旁行禮致謝。

居喪期間注意事項

一、出殯後

1. 牌位供奉回家者,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需為往生者早晚拜飯,早上5點—7點、晚上15點—17點,直到對年或合爐為止。
2. 出殯後尚未進行的七及百日,尚須繼續連絡家屬依序祭拜。
3. 出殯到百日之間,親友間的婚喪喜慶均不宜參加。(但禮金可託人代送)。
4. 出殯之後,全體家屬即可恢復日常的儀容修整。

二、遇年節

1. 家中發生親人往生事件未滿一年者,這年在民俗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祭拜祖先之前,必須提早一天先祭拜往生者(祭拜時間並無限定),節日當天再照常祭拜祖先。
2. 春節過年不買甜糕,端午節也不包粽子。(若須酬答親友的年節饋贈,應該以白糖或味精為回禮)
3. 過年時,家中不貼紅紙,媳婦也不能回娘家。

三、入廟宇

1. 家中發生親人往生事件未滿一年之家屬,應避免進入廟宇祭拜,出嫁的女兒則是百日之內不能進入廟宇(但佛寺及土地公廟除外)。
2. 年節期間不拜天公(玉皇大帝);家裡的神明爐和祖先爐也暫勿整理,同時也要避免到別人家拜訪作客,與人相逢後亦不道再見。

四、掃墓時

新墳完墳後三年內要(陪墓),子孫需要備酒餚、三牲四果祭祀,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節前擇一日,第二年要在清明節當天,第三年要在清明節後擇一日,此後每年在清明節前後率子孫帶三牲四果墓紙去掃墓。

五、對年內

1. 家中不可搬家或動土木工程,亦不可在家中安神明桌,請神明來家中供奉。
2. 百日時需安排師父做誦經迴向,對年時也需安排師父做誦經迴向並備祭品六菜碗或十二菜碗與紙錢。
3. 對年後需將往生者之生肖歲數及家中成員之生肖歲數與家中神桌的方位告知禮儀師以便安排合爐事宜。

治喪協調

在安置好亡者的靈位之後,針對亡者生前遺願,及家屬經濟狀況規劃一個屬於往生者的喪禮,以追思感恩之心,莊嚴肅穆來陪同亡者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

一、應準備的東西

1. 禮儀關懷卡及相關契約書。
2. 申請人的身分證影印本及印章。
3. 亡者的底片或照片(製作遺照用)。

二、協調事項

1. 確定重要日期與時間(入斂、出殯、火化或安葬)。
2. 亡者的出生年、月、日、時辰(請盡可能提供國歷與農曆兩種資料)。
3. 亡者家族親屬表(孝眷名單,包含與亡者的關係與姓名)。
4. 確定訃聞內容︰禮儀公司會拿一份樣本給家屬填寫家屬名單,並幫您撰寫其他的內文,完成之後交給家屬校正,如果沒有錯誤,可簽名確認即可印刷。
5. 確定契約內容︰可請禮儀公司將契約內容向家屬解說一遍,且可要求拿當地實際使用的用品照片給家屬確認,如果有任何問題,可盡量提出,估價單在討論確定後,並自己保留一份,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6. 除了基本的契約內容,逝者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地方習俗及社會地位,此時禮儀公司將依您家屬的需求及預算,規劃契約以外的更添項目,內容確認的事項也需經家簽名後,留一份資料作為日後的依據。

在此提醒您,由於各地喪葬風俗,在作法上都會有所差異也因此,在禮俗上,當地若有不同的作法時,可事先與禮儀公司協調。

作七法事

法事、功德是請神佛作主,為逝者唸經拜懺、做法上供,目的是為逝者消除、減輕在世的罪過或痛若,並祈求神佛寬宥,得以到達極樂世界。佛、道教各有不同種類及規模的法事功德,您可以根據逝者生前的宗教信仰加以選擇。

作七

單純行過王官誦經儀式,佛教稱佛七藉由唱誦佛經如阿彌陀佛經、普門品、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等。並且禮請王官見證,順利通關。

作七可分

頭七→兒子七(大七)
二七→(小七)
三七→出嫁女兒七(大七)
四七→(小七)
五七→出嫁孫女姪女七(大七)
六七→(小七)
滿七→兒子七(大七)

作七日期:現代人多作頭七及滿七,或只作大七(頭七、三七、五七、滿七)如無法按日作七,則會在山殯前擇吉時將七作完(俗稱切七),但頭七應該要按照七天計算,不宜提前。

作七準備物品

搭設功德壇請師父誦經。
佛教:拜佛——四果/逝者——菜碗、四果、茶
一般民間:冥王、土地公——三牲、茶酒、壽金、刈金/逝者——菜碗、茶、金銀冥紙

作旬

一般做四個旬,做旬是為了祭拜陰司判官,除了「百日」(第五旬)以 外,現在已經很少人做旬了。

開魂路功德

一般逝者在剛往生時,並不知自己已經死亡,因此借由師父誦經招魂引導順利跟隨佛祖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藥懺功德

若往生著於生前因病長期吃藥,病期很久。則可借由師父禮請藥師如來,讀誦藥師經文,並用藥壺煎藥,由師父帶領子女跑藥懺來驅走身上的病痛,使亡者能解除身體病痛而完全康復。

超渡功德

主重於亡著因意外,非一般自然死亡時,則可請法師超渡亡魂,累積功德來迴向亡者超脫罪孽榮登西方極樂世界。

圓滿功德

是一般主家大都會辦的功德法事,尤其若要於出殯前將所有作七法事做完。則可借此功德將未作的七於告別式前一天來一并做完,以表其功德圓滿之意。

水懺功德

是一種時間較長的功德法事,主要目的是要解前世今生的冤親債主,對亡者及家眷都有很大的幫助。而所唸的經文也以三昧水懺經文為主。

梁皇寶懺

相傳梁武帝的皇后在生前因做惡多端,死後身陷地獄之苦,後託夢於梁武帝,說其魂魄在地獄百受懲罰,望梁武帝能拯救她脫離苦海。因此當時梁武帝便找來各地高憎為皇后進行一場三天三夜的超渡法會借此為皇后消除罪孽,免受地獄懲戒之苦。

※除了以上功德法事以外尚有三十繫念法事、金剛對卷法事、十王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放焰口(大、小焰口)等多項法事可與作七一併安排。
※法事功德時間長,大多費時耗力,提醒您在傳達心意的同時,要量力而為且保重身體。

奠禮準備

一、流程訂定

奠禮流程可分為家奠、公奠兩大流程,若您要為逝者設計特別的 流程,須先告知禮儀師,讓司儀有充份的準備。

二、人員安排

我們會為您安排奠禮中所需的專業人員:司儀、襄儀、樂隊、誦經人員、移靈人員、靈車司機等。其他需請您安排工作:收賻及回禮人員、親友送行車輛等。

三、會場佈置

會場佈置在治喪調時已說明並已經過您的同意,在佈置完成後您可一一清點。另外,親友可能會提前送一些輓聯或花籃,也可提早交給禮儀師代為佈置。

四、祭奠用品

香、香爐、禮燭一對、拈香器具、三牲、四果、菜碗、酒杯三只、茶或酒、金銀冥紙(大小銀、往生錢,壽金、刈金、福金(安葬時拜土地公用)。以上用品皆可請禮儀師代為準備。

五、回禮準備

親友前來弔唁或致贈弔唁品,請以禮簿登記,並用毛巾或其他禮品當回禮。請您依照可能前來弔唁或送禮致哀的人數計算回禮,請禮儀師準備,您估計量須充份以免屆時失禮。

六、交通動線

若在家舉行奠禮需提早安排有人指揮停車,停車及交通動線或設立交通標誌。在馬路要道搭棚,應先行里長向轄區警局報備,在巷弄中也應先知會鄰里長,告知鄰居等,以免屆時干擾他人。如在殯儀館內則不會有停車的問題。

七、車輛安排

靈車、晉塔禮車等禮儀師會安排好,請您安排:
親友車:指定數量轎車接送親友,或直接由禮儀公司代叫大巴 士、小巴士乘載。
晉塔回車:晉塔儀式結束後,乘載親友回乘。

八、餐點安排

奠禮現場可備飲料或餐點提供前來幫忙的親友使用。另在出殯回 來之後,民間有「回食」的習俗,請幾桌外膳感謝展喪期間前來幫忙的親友。

家奠禮(家祭)

一、奠禮流程

1. 請靈(請牌位)將逝者靈位入座祭壇
2. 家奠前誦經
3. 家奠開始
4. 奏哀樂
5. 家族拜奠:媳、女(長子為主奠者)、內孫拜奠(長孫為主奠者)、外孫拜奠(長外孫為主奠者)、內外曾孫拜奠(長曾孫為主奠者)、護喪夫(妻)、拜奠(若逝者為女性,逝者外家要提前在族親之前)、族親拜奠(最長者為主奠者)、親戚拜奠(皆最長者為主奠者)、子之姑父母及其後裔、子之舅父母及其後裔、子之姨父母及其後裔、媳婦之娘家親、女婿、姪女婿、孫媳婦之娘家親、內外孫女婿、姪孫女婿、曾孫輩之親
6. 家奠後誦經

二、拿香禮節

拿 香:右手握香,左手扶助右手。
男舉香: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腰,雙眼向逝者行注目禮。
女舉香: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顎(下巴),雙眼向逝者行注目禮。

公奠禮(公祭)

公奠流程

1.公奠開始
2.奏哀樂
3.逝者生平事略(家屬親自誦讀或由司儀代讀)
4.家屬致謝詞(家屬親自誦讀或由司儀代讀)
5.公奠:主奠者就位、獻花(獻香)、向遺像行三鞠躬禮、禮成、家屬答禮、請複位

團體公奠

推派一位主奠者站在最前面,其他成員則排成兩行隨行在後。在主奠者獻花(獻香)時,隨行的人只要要站立行注目禮即可,最後再與主奠者一起向逝者行三鞠躬禮。

拈香禮

先於主奠位置行一鞠躬禮,再舉步向前至祭壇前,以右手大拇指、食指、 中指拈起一小撮香粉,提至兩眉中心,向逝者行注目禮,再將香粉放回置香器皿,之後退回主奠位置行鞠躬禮,再回襄儀引導左右家屬答禮。
公奠進行如有特殊流程需提早告知,可與司儀做份溝通,在公奠禮上傳 達您對逝者的懷念與追思,並表現逝者生命的價值,讓親友永懷於心。

出殯發引

法事、功德是請神佛作主,為逝者唸經拜懺、做法上供,目的是為逝者消除、減輕在世的罪過或痛若,並祈求神佛寬宥,得以到達極樂世界。佛、道教各有不同種類及規模的法事功德,您可以根據逝者生前的宗教信仰加以選擇。

一、安釘禮

安釘禮是中國傳統習俗,父喪由叔伯、母喪由舅父為主釘,子孫圍跪在旁,由師父領主釘進行,師父會口唸吉祥話,孝者要大聲應「有喔!」。到了「子孫釘」時,要由長子以口咬起釘子。準備物品:托盤一個、斧頭一把、釘子一支
以上可由禮儀師準備。

二、旋棺(繞棺)

出殯前誦經師父會引導所有家屬「旋棺」(繞棺),圍著棺木 逆時鐘方向繞三圈,表示對逝者的不捨。

三、出殯行列

前導→樂隊→師父→遺像→靈位→靈柩→重服親屬→親屬→送殯者
靈柩進入靈車後,靈位由長子持捧坐在靈車前座,家屬隨行於後。

火化封罐

一、火化流程

上香:靈柩放置火化爐前,將魂幡放置靈柩上,隨師父誦經上香。
火化:靈柩送進火化爐中,一般民間習俗家屬都會喊「(逝者稱謂)火來了, 快走…」。
除服:火化之後將孝服脫去。

二、準備物品

遺照、往者牌位、魂幡、香、瓶花一對、金銀冥紙。
火化時間約為一個半小時至二小時,這段時間,家屬可稍作休息。如家屬不返主,可請師父將魂帛燒掉,化成香火袋隨同骨罐晉塔。

三、撿骨封罐

撿骨封罐時家屬要圍在旁確下定整個過程,待封罐人員將包巾包好後,由長 子抱著骨灰罐準備晉塔。

入壙安葬

一、安葬流程

放栓:由工作人員將棺木尾部下方的木塞打掉,以利空氣對流,讓遺體自 然歸於塵土。
入壙:將靈柩抬入墓穴裡。
覆土:家屬站立或跪於墓旁,在孝服的衣襬放置一把泥土,靈柩入礦後,將泥土撒向靈柩並對逝者說:「土來了,快起來哦」。
點主:家屬可聘請地理師或法師為魂帛點主(開光)。
祭拜:家屬持香先拜后土(土地公)後向靈位及墓碑祭拜,並請誦經人員誦經。
撒五穀:由家屬聘請地理師執行。
除服:完成以上儀式後,家屬將孝服脫去。

二、準備物品

遺照、魂帛、魂幡、香燭、瓶花一對、金銀冥紙、三牲、四果、紅圓、發粿、水酒、毛筆、紅朱膏、五穀

三、返主

返主是在安葬或火化後將牌位領回家裡供奉,此後家屬每日早晚捧飯一如 居喪時,到了滿七之後,改為初一、十五捧飯,一直到對年或合爐止。
準備物品:靈桌設置、香、香爐、瓶花一對、四果。
若家中沒有祭神拜祖,也可建議將魂帛隨同骨灰罐晉塔,滿七、百日、忌日等節日前往祭拜即可。

社區福利補助
禮儀紀錄及會館照片

點擊可查看相簿

聯絡資訊